又一民企500強踩雷,數百人維權,涉及資金幾十億!為何300億信托賠償準備金分文未動?
信托,作為金融業的“高富帥”,一向以收益率高、安全性高著稱,是高凈值投資者的最愛。然而,從去年開始,信托行業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據第一財經報道,2020年全年,集合信托產品共發生310多起違約事件,涉及違約項目金額高達1600億元。
包括江蘇國際信托、中泰信托、廈門信托、長安信托、民生信托、華寶信托、四川信托、華信信托等在內的數家信托公司遭遇項目兌付問題。
其中,四川信托TOT資金池信托項目違約、雪松信托42只產品全線“裸奔”、民生信托“80噸黃金大劫案”更是在金融市場引起軒然大波。
風險頻發下,投資者購買信托的腳步漸緩,對風險的把控也愈加嚴苛。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近日,一家民企500強的踩雷,再次將“信托違約”問題推向高點。
3月28日,一直在業內瘋傳的“民生財富、民生信托”暴雷傳聞,終于得到了中國泛??毓杉瘓F的官方回復。
據泛??毓啥麻L盧志強在“致投資人函”中透露:
泛海旗下民生財富、民生信托出現私募基金產品和信托理財產品未能按期兌付,泛??毓杉八鶎俟具€因融資償還逾期等原因引發了法律訴訟。
目前,泛??毓烧涌煲M戰投,加大資產處置力度,計劃將分別爭取在2021年七月、十月、十二月三個時間點完成兌付。
3月30日,泛??毓稍俅伟l布公告稱,經友好協商,各方同意將此前向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融資24億元的融資期限延長1.5年,泛海緊張資金鏈略微得到緩解。
某信托從業者表示,民生信托受損投資者維權群人數已達200余人,投資最少的人逾期金額也有100萬,“目前的到期量,少說也有幾十億?!?/span>
隨著信托行業延期兌付案例的增加,信托業規模龐大的信托賠償準備金的使用問題,成了投資者當下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什么是信托賠償準備金?
信托賠償準備金是指從事信托業務的金融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用于賠償信托業務損失的風險準備金。
我國《信托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信托公司每年應當從稅后利潤中提取5%作為信托賠償準備金,當信托賠償準備金累計總額達到公司注冊資本的20%時,可不再提取。
目前信托賠償準備金有多少?
從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的官方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信托賠償準備金為296.01億元,同比2019年二季度末的266.38億元增長11.12%,環比一季度末的295.39億元增長0.21%。
什么情形下可以使用信托賠償準備金?
根據《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信托公司依據信托計劃文件管理信托財產所產生的風險,由信托財產承擔。信托公司因違背信托計劃文件、處理信托事務不當而造成信托財產損失的,由信托公司以固有財產賠償;不足賠償時,由投資者自擔。信托公司使用固有財產賠償的,通常最先使用的就是信托賠償準備金。
信托風險頻發,為何300億賠償金分文未動?
看到此,很多小伙伴或許會疑惑,既然已經明文規定,當信托公司違背信托計劃文件、處理信托事務不當時,可以使用信托賠償金,為何現在信托風險頻發, 300億信托賠償準備金卻仍舊分文未動呢?
對此,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1、 賠償準備金的使用細則及流程不夠明確,影響了對其的啟用;
2、 信托公司處置信托風險時,更傾向于使用表外的方式處置,不愿意動用表內資產,造成凈資產損失;
3、 動用賠償準備金意味著信托公司存在未盡受托責任的問題,會對其聲譽有所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實力強的信托公司為了不影響公司評級、產品發行等問題,寧愿動用自有資金,也不愿意用風險準備金;而實力弱的信托公司想動用信托賠償金,卻因使用流程復雜而難以得到支持。
對于300億賠償準備金,我的看法
說完以上幾點業內人士的觀點,也想說說自己對于這300億信托賠償準備金的看法。
首先,根據《信托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信托公司的賠償準備金只能購買銀行存款、國債等低收益金融產品。這也就是說,近300億的賠償準備金放著不動,回報率僅有3%左右,我覺得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其次,信托公司每年只是從稅后利潤中提取5%作為信托賠償準備金,相比其發行的超出自身金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信托產品,一旦發生信托違約事件,只能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
所以,希望有關部門可以盡快出臺詳盡、系統的信托賠償準備金管理制度。因為制度不改變,風險保障金只會是如同虛設的存在。
- 上一篇: 江油工投1、2號債權資產
- 下一篇: 政信的背后,不僅是政府信用,還有政府的責任和義務
評論